米乐|米乐·m6(中国大陆)官方网站-M6成就米乐传奇

長沙經開區:AI賦能“人工智能+”進入快車道-米乐·m6(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新闻媒体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   主页 > 新闻媒体 > 行业动态

長沙經開區:AI賦能“人工智能+”進入快車道

发布时间:2025-07-23 01:38        作者:小编

  AI產業化,產業AI化。在長沙經開區,一場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產業躍遷正加速推進。盾構機、機器人、焊接設備紛紛“長出大腦”,會思考、能決策、可進化﹔一批高校科研平台和創新實驗室落地生根,將頂尖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而一個個智能項目,如同點亮的星辰,在這片產業沃土上匯聚成勢,照亮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2025年,長沙經開區正式獲批湖南省人工智能產業園(長沙經開),明確“以先進制造業應用場景驅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定位,力爭到2027年引進20家AI頭部企業、培育50家高新技術企業、打造50個標杆應用場景、超百個上下游生態。如今,從國科微芯片到三一重工的“智造大腦”,從中科曙光的融合型智算中心到西安交大的錢學森創新平台,一張完整的AI生態版圖已然鋪陳開來。

  這一幅宏偉的產業圖景,並非空中樓閣,而是深深植根於一片由堅實數字基礎設施構成的沃土之上。作為工信部首批工業互聯網賦能數字化轉型示范基地,長沙經開區早已為人工智能的騰飛鋪就了“高速公路”。近3000個5G邏輯基站織就了覆蓋全域的通信網絡,超過230萬台工業設備接入雲端,匯聚成海量的工業數據池。

  算力是AI時代的“石油”。園區不止與中科曙光合作建設200P智算中心,雙方的合作正邁向更深層次。中科曙光計劃聯合投資,與經開區共同建設先進計算研究所和融合型算力及應用中心,重點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工業計算等前沿領域開展創新研究,並引入國產x86技術路線,打造整機研發生產制造基地。

  與此同時,為了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華為鴻蒙公司也在長沙經開區成立公司主體,投資建設深圳、成都和武漢之后的全國第四個創新中心,建設全國唯一的鴻蒙生態芯片適配星火實驗室,圍繞芯片及模組鴻蒙化適配,將適配各種型號的鴻蒙認証設備和豐富的第三方軟硬件資源,為鴻蒙生態外設合作伙伴提供理想的適配平台,促進產品適配和優化的進行,通過共享資源、帶動鴻蒙生態標杆項目落地及上下游關聯產業的發展。

  有了堅實的“底座”,AI技術便有了大展拳腳的舞台。在最核心的芯片領域,國科微成功打造全場景AI SoC平台,堅定地推進著AI核心算力的自主可控。在模型層,鐵建重工聯合華為構建的設備服務模型,以及博極生命研發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及BOJI-GPT醫療模型,正推動著AI向更復雜的行業縱深處延展。而在應用層面,三一集團的“智造大腦”、福田汽車的AI質檢系統、天一焊接的AI焊接模型等,已在實際生產中創造出顯著的效率與質量提升。這些豐富的應用場景,是AI技術發展的“最好指南針”,也是園區能夠吸引全球目光的獨特魅力所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在。

  如果說堅實的數字基建提供了AI發展的“硬”支撐,那麼頂尖科研“智庫”的加速集聚,則為園區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軟”實力,構筑起真正的創新策源地。長沙經開區正攜手國內外一流高校,著力破解科研成果“最后一公裡”的轉化難題。

  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產業創新中心的落地,便是一個典型范例。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依托西安交大錢學森學院的拔尖人才資源,目標直指中試驗証與成果轉化。中心將建設功能復合納米材料與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兩大中試驗証平台,首期即開展“零碳排放廢氣的塑料催化裂解碳納米管”中試生產等前沿項目,並同步孵化中科光電智能機器人生產基地。項目計劃每年投入千萬級的中試設備,產出不少於8件的知識產權,並力爭在三年內獲評國家級平台稱號,其宏願可見一斑。

  本土的強強聯合同樣碩果累累。三一集團與中南大學的戰略合作正全面深化,計劃在三一科技城導入中南大學13個前沿創新研究中心,涵蓋工業智能、人工智能基礎、新材料、新能源、量子科技等關鍵領域以及10家以上校企聯合實驗室。目前,智能建造研究院、智慧礦山中心已率先完成合作框架簽約,擬首批入駐。

  這股科創風潮具有強大的虹吸效應。湖南大學未來產業創新中心選擇在此打造高端裝備成果產業化的總部基地和全球研發中心。未來,中心將涵蓋高校創新創業孵化及其項目公司運營,科技成果轉化及其概念驗証與中試,高端裝備研發、制造與銷售,企業虛擬機器人開發應用等多個領域。

  源頭的活水最終要匯入產業的江海。在長沙經開區這片沃土上,一個由本土冠軍、行業巨頭和未來“獨角獸”組成的強大企業矩陣正在成型,共同推動產業生態從“生長”走向“聚變”。

  以國科微的AI芯片、視比特“坤吾”工業智能軟件平台和樹根互聯的“根靈”工業大模型為代表的本土力量,構筑了園區AI產業的堅實基座。在此之上,更多重量級產業“航母”正揚帆駛來,以前所未有的投資規模和技術高度,重塑著這裡的產業天際線。

  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結合的最佳載體之一,正成為園區重點布局的未來產業。AIoT獨角獸企業特斯聯計劃總投資11.5億元,在此建設其全球創新研發總部暨AGI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項目涵蓋了機器人生產制造產線、綠色智算中心和AI大模型全球研發中心等核心板塊,展現出其搶佔通用人工智能新賽道的決心。另一邊,消費電子巨頭藍思科技也強勢跨界,牽頭聯合國內頂尖的智元機器人,共同投資設立“智啟未來”公司,目標直指打造集“研發-制造-展示-創業-服務”為一體的中國最大人形機器人產業集群,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傳統優勢產業的AI化升級同樣氣勢磅礡。全球工程機械領軍企業中聯重科,決定投資50億元在此建設全新的礦山機械裝備產業園,項目達產后產值預計超百億元,將構建起一個集研發、制造、服務於一體的礦山裝備特別是無人礦卡全產業鏈生態,為長沙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再添強勁動能。

  麥格米特也選擇加碼投資,計劃建設AI電源項目智能制造基地和擴能研發中心,將其網絡電源、智能焊接等未來核心產品的制造基地落地於此,提升綜合競爭力。

  此外,園區還日益成為細分領域冠軍企業的總部優選地。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創星科技,深耕醫療信息化17年,已簽約將其集團總部整體搬遷至園區。公司計劃以此為新起點,在3年內挂牌上市,並向醫療元宇宙、健康大數據等創新業務領域深度布局,預計在6年內為園區帶來不低於15億元的總營收和9000萬元的總經濟貢獻。

  成立於2025年的湖南視方達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視覺感知系統定制化解決方案及多目系列相機研發與銷售。該公司是與大連理工大學超視覺計算研發團隊共建的科研成果轉化學科性公司,其技術可應用於全工業領域的無人駕駛車輛、具身智能、輔助視覺、智能安防等視覺感知產品,在園區將有廣泛的應用場景與目標客戶群體。

  蓬勃的產業生態,離不開精准有效的政策“陽光雨露”。長沙經開區早已構建起一套從資金支持到平台服務,再到人才引育的全鏈條護航體系。

  今年,園區率先出台《關於推動“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以“真金白銀”激勵創新。政策覆蓋面廣、支持力度大,例如,對新引進的AI領域世界500強、行業百強等重點企業,最高可給予累計1億元的重磅獎勵﹔對企業租用國產智能算力、開發行業大模型的,按投入的10%給予最高100萬元補貼﹔而在鴻蒙、歐拉等開源生態的適配領域,對通過認証的芯片或模組企業,最高獎勵可達2000萬元。

  除了資金支持,園區更注重“軟服務”的構建。通過整合湖南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中國信通院等高能級平台資源,打造“1+N”人工智能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從算法調優到模型訓練、智能測試的全流程支持。同時,通過“揭榜挂帥”等機制,精准對接供需,僅2024年就發布了20余個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帶動了70多家企業協同創新,形成了“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

  產業的未來,人才與資本要素不可或缺。園區設立人工智能產業專項引導基金,大力推進“科技+金融”融合,並與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共建實驗室和實訓基地,目前已引進培育人工智能領域的高層次人才超過900名,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活水”。

  展望未來,藍圖已經繪就。“人工智能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未來的必答題。”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交匯點,長沙經開區正以一個又一個重磅項目為錨點,加速在“芯片、模型、平台、應用”等全產業鏈環節實現突破,奮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特色高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新動能。(胡鴿 歐亞琦 匡小娟)

長沙經開區:AI賦能“人工智能+”進入快車道(图1)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